创新是医药行业不变的主题
发布日期:2019-11-27
阅读量:5036

近年来,政策驱动下医药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进程中,尤其是创新大潮。一方面,受医保控费的影响,招标、二次议价、最低价联动、带量采购等带来的药品价格压力,特别是仿制药的利润率降幅较大,医药行业进入整体增速放缓的新常态;另一方面,随着 MAH、药包材药用辅料关联审批、优先审评、eCTD 等一系列政策持续推进,促使医药行业未来更加规范化和集中化,鼓励创新,并与国际接轨。

药品获批加快和重复申报导致部分领域竞争激烈。在本土创新药研发方面,当前已呈现出高水平重复建设的特征。此前,由于国内仿制药领域存在审评标准宽松、研发的投入较少、临床用药不规范等因素导致了较为显著的低水平重复申报等现象。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监管、市场的共同驱动之下,国内企业不断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进行升级探索。但仍然由于政策环境变化较快、研发能力不足等原因,在创新药等领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情况。以生物创新药为例,从2019年截至9月份国内生物创新药申报的IND数量来看,有近一半的申报围绕PD-1/PD-L1靶点。化药领域也有较大比例集中在替尼类等靶向用药。因此上述申报类型使得企业后续在临床推进、上市后的品种竞争等都要面临更加激烈的情况。

创新药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,CRO产业表现尤为明显。国内正处于创新药研发需求的井喷期,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环境下,国内新药研发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。从国内创新药项目数量情况来分析,以国内创新药IND数量为指标,近两年增速均超过50%,尤其是2018年增速达到约70%。而临床前研发至IND至少有3年的滞后期,预计当前创新药研发热情将可能更为旺盛。同时,近两年国内创新型公司融资金额快速增长,2018 年增速达到约80%,资金投入也相应流入CRO 市场。在这种环境下,研发项目同质化难以避免,促使竞争加剧,研发速度、成功率及质量成为重要要素。CRO/CDMO因此在国内迎来爆发期。当前,中国CRO增速是全球的三倍之多。有两个因素推动CRO往国内转移:一是有足够多的低廉劳动力,二是低廉劳动力的素质足够高。在人力成本低、效率高、质量优等相对优势下,中国CRO较全球高速增长。

专栏:行业资讯
作者: 烟台市生物医药协会
上一页:新形势下仿制药发展策略
下一页:当前医药行业10大变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