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冬病夏治存在许多误区。由于很多科普文章宣传冬病夏治的时候会突出“三伏贴”,因为穴位敷贴在三伏天很流行,所以很多患者就以为“冬病夏治”就是穴位敷贴。甚至很多人会因此认为,正因为穴位敷贴很方便,敷贴穴位,就能治好病,所以才会选择冬病夏治。也有人以为穴位敷贴之后无需再吃药。殊不知,对于内寒重的人群,仅仅依靠“三伏贴”难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。实际上,穴位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,在治疗某些疾病时,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结合中药内服、毫火针等综合治疗,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另外,在“冬病夏治”的过程中,“三伏贴”疗法会让不少人出现发泡反应。有人认为“三伏贴”发泡越多,疗效就越好,甚至觉得敷贴时间越长应该效果越好,似乎只有这样药物才能被更加充分地吸收。敷贴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,根据实际情况,一般5-8小时即可,患儿的敷贴时间一般比成人更短一些,因为孩子的皮肤娇嫩,不能敷贴时间太久。如果皮肤已经起泡甚至出水,说明皮肤有破损,就不能再继续敷贴,应及时请医生处理,然后再确定接下来的冬病夏治方案。